2025年3月16日,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暨第二届“长城杯”铁人三项赛(防护赛)天津赛区半决赛在紧张而激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本次赛事以实战为导向,充分结合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检验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的高水平竞技平台。
在经过初赛的筛选淘汰后,3000支队伍中共有110支队伍晋级本次比赛,他们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
本届比赛采用“铁人三项”模式,聚焦网络攻防对抗、漏洞挖掘与系统防护三大核心环节,选手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从基础检测到高难度渗透的任务。比赛内容涵盖:
1. 网络渗透与漏洞扫描:选手需对模拟环境中的目标系统进行全面扫描,迅速识别潜在安全隐患。
2. 应急响应与防御架构构建:在面对突发安全威胁时,如何迅速制定应急方案,并构建有效的防护措施,成为考验团队协作与技术敏捷度的重要环节。
3. 综合攻防对抗:通过CTF(夺旗赛)模式,将攻防双方的能力进行全方位对决,不仅要求个人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更需要团队之间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战术配合。
赛题设计紧贴实际网络安全挑战,难度分级明确,既照顾了初学者的入门体验,也为高水平选手提供了展示深度技术能力的舞台。评审团从技术实现、方案创新以及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确保每一环节的表现都能真实反映选手的实战能力。
欧阳碧涛(右四)领奖
ky开云手机版NLU&SOCO实验室的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唐佳宁同学、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欧阳碧涛同学、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武冰欣同学、23级人工智能专业的林之钦同学代表学院参赛,指导老师为刘鹏远教授,经过了8H对决,四位同学荣获半决赛二等奖!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技术比拼,更是一场关于创新实践能力的深度较量。通过对实际攻防场景的模拟,参赛者得以在真实环境中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并探索出更符合未来网络安全需求的防御策略。赛事中展现出的高难度技术挑战和严苛评审标准,不仅推动了各参赛队伍不断突破自我,也为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经验积累。
在此,我们对四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竞赛中再创佳绩!
文字 : 林之钦
编辑 : 陆瑶
校对 : 刘鹏远
审核 : 王晶